【平阴】战“疫”夫妻,携手逆行 —— 一线干部职工的抗“疫”故事
疫情拐点尚未到来,我们仍需努力!在当前防控正是最吃劲的关键时刻, 一线干部职工仍然是抗“疫”主力,来自于职工群众,服务于职工群众。延伸了工会职能,不仅充实了基层疫情防控力量,织密了联防联控网,也为工会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董庆芳、路波这对战“疫”夫妻的携手逆行之旅。
平阴县锦水街道锦水园社区居委会主任 董庆芳
董庆芳是平阴县锦水街道锦水园社区居委会主任,和锦水街道敬老院院长路波既是夫妻,又是“战友”,他们一起冲锋在战“疫”一线,用爱和坚守诠释“家”的深情,用默默付出书写责任与担当。
腊月二十九晚上,董庆芳和路波同时接到单位紧急电话:取消春节假期,立即投入抗“疫”一线!大年三十一大早,董庆芳就赶到街道领取通告、横幅、消毒液、喷雾器等物品,投入紧锣密鼓的工作中。因为是大年三十,董庆芳不忍心影响楼长与家人的团聚,便自己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开始张贴通告、楼道消杀等工作。11个小区,124个单元全部走下来,一直忙到中午12点多。回到家吃上几口饭,又立即给楼长们下通知,动员大家立即行动起来,全力以赴防控疫情!大年初二,董庆芳带领社区开始挨家挨户排查武汉返乡人员,为确保排查数据绝对准确、零死角、无漏洞,他们前前后后排查了三次,从早到晚连轴转,水都顾不上喝一口,盯靠到工作量比较大的小区,想尽办法联系家中无人居住人员,迅速对辖区内1847户居民全面排查完毕,第一时间对排查出的2名武汉返乡人员实施重点管控、严格隔离。到各小区张贴、发放《明白纸》《一封信》《宣传彩页》等各类宣传品,制作悬挂横幅,利用微信工作群,及时传达学习上级要求和科学防控知识等宣传动员工作,同步紧急展开。每日对发热人员、流入人员排查统计上报,各小区卡口值守检查、询问登记、测量体温、宣传解释等工作环环相扣,董庆芳像拧紧发条的陀螺,从早到晚奔波在各小区间。
在锦水园社区共有6户困难群众和11位残疾人。疫情防控中他们更需要特殊关爱。董庆芳对他们就像对自己家人一样了解,一有空就上门和他们聊聊天,送去牛奶、水饺、春联等慰问品,尽最大努力帮他们解决各自不同的困难。日常工作中,无论生人熟人、大事小事、份内份外,董庆芳总是笑脸相迎、耐心倾听、真心对待、热情帮助。董庆芳把社区居民当亲人,亲人们也给了董庆芳最大的支持。76岁的退役军人丁士武家庭不富裕,老伴身体不好,但老人却主动要求值班值守。他说,平时都是社区帮助自己,现在终于有机会为咱社区尽一份力了!几番劝阻不下,董庆芳只好同意让他值班,并叮嘱他注意身体,嘱咐一起值班的人员照顾好他。
董庆芳的丈夫路波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他所在的锦水敬老院赡养着40位老人。老人们大多年老体弱,免疫力低,很多还有这样那样的基础疾病,感染风险大,严峻复杂的疫情对他们威胁更大。除了为老人每天测两次体温,准确掌握他们的身体状况外,路波还制定了严格的封闭措施,外来人员、车辆一律不允许进入,院内必需品由派送人员送至门外,消杀处理后,由专人运送院内;每天早晚两次院内外消毒,日用品及药品安排专人购买发放,一系列规范严格的措施,确保了老人们的绝对安全。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期间也是这些孤寡老人们容易产生心理波动的时期,加上亲人无法前来探望,更容易产生伤感孤独情绪。细心的路波特意在老人房间内及院子里贴满了大红的福字,插上彩旗,挂上灯笼,营造出欢乐的气氛。锦水街道在黄河大桥监测点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路波还担任着支部成员,黄河大桥特殊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值守任务更为艰巨,他在黄河大桥一直值守了15天,风雪无阻,晚上回到家时经常冻得脸颊和双手通红。
他们有两个孩子,小的才两岁多,一直由六十多岁的公公照顾着,公公有腰疼的老毛病,一个人没法做饭,每次他们夫妻俩都是你来我往,一个人值班,另一个人就要回家做饭,一起团聚的日子屈指可数。平时他们通电话,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董庆芳不能回家了。”由于工作繁忙,有时中午回家给孩子做完饭还没吃上几口,就又返回工作岗位,晚上还来不及陪孩子说几句话,就又去巡查各小区值守点。一到晚上十点左右,懂事的孩子就知道赶董庆芳出门:“妈妈,该出去巡查啦!”
战“疫”一线夫妻档,无怨无悔为群众。他们时刻,以共产党员的坚守践行初心与使命。他们时刻不忘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
这些天来,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舍小我顾大我,以“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坚定决心投入到抗疫一线,这些天来,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昼夜奋战、连续作战,彰显了一线干部职工特别能战斗的英雄精神,他们是“最美逆行者”,向他们致敬!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