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提升软实力 创建典范城
学生筑梦路上的“领舞者”——记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赵立秋
二十余年如一日的不懈奋斗与爱生如子,那是她的习惯成自然;让历城二中甚至历城区的艺术教育走上新台阶,那是她和平台的相互成就;培养一批又一批学生,为他们的生命注入万千可能,那是她的梦想,现在开始实现了。
她是历城二中艺术团团长——赵立秋。前不久,她荣获了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我最珍视的人生身份是人民教师,我的幸福感、成就感都是来源于学生。”从教以来,她不仅用真心换来了学生们的认可,更教会他们从艺术中获取精神力量,在人生之路上毅勇前行。
勇担使命 补齐艺术教育短板
赵立秋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她深刻体会到在那个年代对艺术教育的埋没和忽略,也深知农村艺术教育资源的匮乏,所以在2000年,从“中师”毕业后,她婉拒了推荐、放弃了升学,选择回到村小当起了音乐老师,这一干就是十年。期间她带领着一群农村娃站在了山东省大剧院的舞台上,让他们通过艺术这扇窗看到了农村以外的广阔天空。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2010年,赵立秋被引进到历城二中。赵立秋的“自觉自愿”,与历城二中的“人生在勤”很搭。入校没几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她一工作就停不下来的“毛病”也人人皆知。仅用两个月时间,她便组建起学校舞蹈团。为了训练,她和孩子们更是同吃同住同练,最后不负众望,一鼓作气拿下了当年的山东省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并获得政府部门颁发的泰山文艺奖。
舞蹈团的成立就是星星之火,接下来在赵立秋的努力下,学校合唱团、国乐团等艺术社团相继成立,各种艺术课程也如雨后春笋,艺术教育很快在学校成燎原之势。
经过6年的努力,通过艺术教育不仅助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而且悄悄摘掉了历城二中农村学校的帽子,让艺术教育与奥赛英才教育、科技创新教育并驾齐驱,成为学校的三张教育名片,完成了“脱贫”之路。
“双线”作战 引领学校艺术教育再上新台阶
有了第一次创业攒下的“家底”,赵立秋给学校提出了组建艺术团的申请,她希望做的是全员美育,必须建立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双线”作战格局,所以在学校层面成立艺术团势在必行。
2017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艺术团组建完成,她开始了第二次创业,这次的目标是美育。
艺术团“双线”作战,师资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赵立秋的建议下学校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招兵买马”。通过专家指导、外引内培、跟岗研修,以及与中央音乐学院合作,短时间内,学校突破了学校艺术教育师资不足及不优的瓶颈,48人的专业化教师团队集结完毕。
这支队伍成立后,凭借“一工作就停不下来”的工作作风,引领学校的艺术教育再上专业新台阶。那段时间的作品层出不穷。其中,反映济南历史文化特色的师生原创《梦荷》获“泰山文艺奖”,原创《清荷伊人》在山东省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一等奖,国乐团作品《飞春》获山东省中小学生校园艺术节器乐舞蹈展示一等奖……
渐渐地,艺术团团员由原来的80人发展到500多人,团队的日益壮大让赵立秋把关注放到了“育人”方面。除了学生艺术专业拔尖,她更注重对学生行为习惯、文化品格的培养,发挥艺术教育的育人内涵和价值。每次外出演出,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学生们呈现出的素养,时时让工作人员啧啧称赞,这也是让她最自豪和欣慰的。
一个个奖项,一个个习惯,把学生们推向更高的成长平台的同时,也让学校的美育教育成果丰硕,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为女儿起名“初心” 用行动践行使命
2018年,历城二中迁校成为建校史上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新建的“闻韶楼”艺术馆,全国领先、设施一流,成为历城唐冶新区的文化地标。与此同时,历城二中教育集团成立。这些都为学校艺术团再立新功提供了新平台,更为赵立秋兑现“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受益”承诺提供了新机遇。
于是,艺术团开始了第三次创业,赵立秋对区域美育教育改革的目标和路径很清晰,也很坚持。通过教育集团在输出优质管理的同时,她带领团队打造了小初高中艺术教育十二年一体化普惠贯通制课程融合和培养机制,构建了基于历城二中主体、集团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自上而下”良好美育发展生态。
在艺术团茁壮成长、突飞猛进的时候,2020年,她有了二宝,女儿出生后,取名“初心”,意在不忘初心。也正因为这个“初心”,她实在熬不过对学生、对艺术团的种种牵挂,在第34天便回到工作岗位,因而获得“拼命三娘”的称号。
在此之后,她的工作状态更加“疯狂”,对团队、对作品的要求更加严格。舞蹈、国乐、合唱三个团队你追我赶、快速发展,2021年,山东省基础教育美育研讨会上,历城二中做典型发言,学校推进新时代“大美育”发展的做法与成果受到广泛好评。2022年,作为济南市唯一一所高中,历城二中艺术团入选山东省教育厅“致敬品牌·献礼二十大”大型展示传播活动。同年,艺术团也因成绩突出,作为全省中小学中的“唯一”,被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山东青年创新突击队”称号。2023年,2个世界金奖、4个全国第一、4个全省第一,还有9个市级一等奖、4个区级一等奖;“光的奇迹”新年晚会累计在线观看超过500万。贡献最大的不是令人羡慕的成绩与光环,而是艺术团已经形成了一种自主模式和积极生态。
除此之外,她带领团队发挥龙头引领作用,持续对区域薄弱学校定期送教送研、艺术指导和帮扶,惠及校外上万名学生。他们还走进四川大凉山,送教送研送乐器,让大山的孩子感受艺术魅力。这不仅让历城成为艺术教育发展的新高地,也为全省中小学美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历城实践”。
十三年“勤志”铸就教育品牌。赵立秋还未品尝成功的果实,就又踏上了新征程。未来,她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快步疾行,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孩子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