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信息快报

“四项突破”助推市中区农民工入会全覆盖

发布日期:2023-06-07 10:41:13

  2023年度,市中区总工会按照市总“建会入会”统一部署和要求,大力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尤其是在农民工入会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市中区农民工特点是分布广、数量大、流动性强,造成入会难、管理难、服务难的工作实际。为此,市中区总工会党组高度重视、积极响应,以建会入会为契机,以实现新时代农民工入会和服务双提升为目标,聚焦我区农民工相对集中的重点领域,力求创新工作方法,不断突破已有工作思路、宣传方式、督导方法、建会模式和入会形式,集中力量全面打响建会入会“攻坚战”,初步实现市中区农民工入会全覆盖。

  突破固有工作思路,强化农民工入会的保障机制。市中区总工会专门成立了农民工入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街道总工会主席为第一责任人。严格实行农民工入会“一票否决”制,对未完成任务的街道取消争先评优资格,并约谈单位负责人。及时分析研究农民工入会新动态,结合实际提出工作新举措。各街道总工会要及时向党工委通报情况,同时,每月要至少1次向区总工会报送辖区农民工入会信息或工作进展情况。区总工会还分别派出由各分管领导组成的6个指导组,对街道农民工入会工作进行全程督促和指导。

  突破传统宣传方式,营造农民工入会的良好氛围。市中区创新入会宣传形式,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因群体制宜,不拘泥于已有的传统宣传模式,力求新颖、灵活、便捷、高效。一是瞄准农民工相对比较集中的街道,针对超意兴、天工家政、阳光大姐和建筑工地、物流驿站等重点领域,联合有关街道大力宣传普及《工会法》、工会组建、发展会员的意义和好处。印发《农民工入会意向调查问卷》《农民工法律援助知识解答》《工会法律援助手册》《法律知识宣传问答》5000余份,了解农民工实际诉求和真实想法;发放“农民工便捷服务卡”,全天候服务让入会工作更高效。二是充分发挥新媒体服务平台优势和作用,努力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模式,依托“齐鲁工惠”、微信公众号、部门网站宣传报道我区农民工入会、农民工维权和农民工风采等情况,将入会新动态、新举措、新成效及时分享给大家,让“维权讨薪成功案例”引导更多的农民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将“全国优秀农民工”代表张海燕个人事迹进行宣传,以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的农民工,让大家全面了解工会组织,进一步增强全区农民工自觉自愿加入工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广泛、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吸引到工会组织中来。三是整合工会服务资源,根据农民工群体职业特点和意愿诉求,设计“供需对路”的精准服务。进一步适应新形势、贯彻新理念、融入新发展,建设“职工之家”,打造了方便快捷、务实高效的服务农民工新平台,开通网上入会直通车。同时,充实全区农民工队伍思想引领、技术交流、创新成果展示、文化建设等内容,让我区农民工入会“进得来、留得住、感兴趣、成气候”,形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互相联动新格局,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市中建设铁军。

  突破原有督导惯例,凸显市中农民工入会工作特色。市中区

  各级工会采取面对面座谈,实地考察等方式重点了解建筑工地、物流驿站、摊位门头等领域的农民工入会情况,注重收集掌握农民工入会工作中出现的顾虑、想法和难题;及时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并向相关单位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白马山街道通过领导到一线、宣传到一线、服务到一线“三个到一线”的督导模式开展农民工入会行动,深入物流驿站、摊位门头,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农民工入会宣传、帮扶指导等服务活动。市中区总工会完善“工会+法院”劳动争议诉调对接机制,“工会+人社”劳动者维权双向联动机制,“工会+司法”职工公共法律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劳动者驿站”“法律援助站”作用,有效整合资源,共享工会“福利”,倾力打造“服务农民工爱心驿站”“农民工法律援助站”,零距离、点对点面向全区农民工提供入会、帮扶、技能提升、维权等方面服务;立足为农民工讨要拖欠工资、解决劳动争议提供法律帮助,使“一站式”服务成为全区工会组织服务农民工的重要平台。2022年度,办理农民工欠薪案件112起,援助农民工112人,直接挽回经济损失159万余元,法援数质量全市名列前茅。“彦召支招”劳动纠纷品牌调解室亮点频出,《新华社》《人民法院报》对调解室“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予以报导。

  突破以往入会形式,提升农民工入会的数量质量。市中区总工会落实农民工入会月报制度和通报制度,要求各街道总工会在第一时间内及时了解农民工入会情况。各街道根据农民工不同情况,分别指导加入了独立工会、联合工会、工会联合会及楼宇工会,就近就地吸纳农民工入会;四里村街道、兴隆街道在棚户区改造、物流等领域注销部分“影子工会”“僵尸工会”,重新整合工会组织,确保该领域的农民工入会工作不断节、不拖延。市中区努力构建“区总工会—街道总工会—社工服务指导员”的网络化建会模式,实现了农民工入会信息共享,也拓宽了工会、企业服务农民工的渠道。白马街道、陡沟街道、大观园街道分别在腊山工业园、货车运输物流园、老商埠商业区等多个生产场所、在建工地,集中登记农民工基本信息,发送工会维权资料12000份。魏家庄街道、四里村街道、二七新村街道、党家街道把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拓展到物流快递业、家庭服务业、劳务派遣、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等8个领域,实现了农民工源头入会。截止至今,全区农民工会员31366人,在全市工会率先完成农民工入会全覆盖。


拟稿人:王婕   核稿人:王建立   来源:市中区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