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 推进职工服务中心赋能增效

发布日期:2022-09-02 14:41:56

市总工会机关五支部 李晨辉

  为推动职工服务中心赋能增效,按照市总工会确定的“继续努力、勇争第一”工作思路,市职工服务中心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严字当头,把职工服务中心赋能增效当作首要任务

  市职工服务中心以省总推进职工服务中心赋能增效为契机,抓好省市联动、品牌打造、提升服务、队伍建设四项工作。一是充分发挥省市职工服务中心一体化打造的优势。与省总帮扶中心建立党建共建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省市职工服务中心工作联动机制,在党建共建、12351职工热线办理等方面形成了共同发展的工作新格局。二是推动服务项目标准化。完善了12351热线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业务办理流程;优化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实现咨询、调解、仲裁、法律援助一条龙服务;升级互助保障线上服务平台,简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效能,实现职工大病互助保障业务线上“一站式”办理。三是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坚持业务学习制度化,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我的业务我来讲”活动。抓好工作台账管理,各部室认真梳理工作内容,制定台账,推进工作高质量完成。

  二、真抓实干,推进职工服务中心赋能增效措施落地

  一是依托市职工服务中心和“齐鲁工惠”APP把工会服务职工的相关业务汇集起来,实现线上线下服务职工有机融合,实现一站式服务。二是聚焦职工就业创业、法律援助、健康管理、困难帮扶、心理疏导、婚恋交友、文娱健身等多样化需求,在叫响做实传统服务品牌的基础上,培育打造一批高质量、高标准、高品位的品牌项目,将市职工服务中心打造成资源丰富、服务多元的平台。三是进一步健全服务对象、服务程序、服务标准、监督管理、考核评价等制度规定,全面梳理编制服务事项目录,实施服务项目清单制度,明确服务项目、服务时间、服务流程,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服务承诺制,推动服务职工项目标准化、流程化。四是打通数据壁垒,积极推进工会数据与民政、人社、卫健、住房等部门数据有效衔接,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了解职工生活状况和需求,不断提升对服务诉求的感知与预判能力,更好地为职工提供更加优质更具个性化的服务。

  三、精准精细,提升困难职工帮扶服务水平

  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止返困监测机制,实施动态化、常态化监测。每月对困难职工入户情况进行调度,加强对脱困不稳定户、边缘易致困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致困的职工的动态监测。二是实施梯度帮扶。对深度困难职工家庭继续实行兜底帮扶,把相对困难、意外致困等困难职工家庭纳入帮扶范围,及时给予梯度化、精准化帮扶,努力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切实巩固拓展解困脱困成果。三是着力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的困难群体帮扶救助工作,对符合工会帮扶救助条件的应纳尽纳,应帮尽帮,通过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子女助学救助、意外致困帮扶等进行重点帮扶救助,切实帮助缓解困难状况。四是不断完善困难帮扶、送温暖慰问、互助保障、生活服务等帮扶体系,不断完善常态化帮扶机制,做到相互衔接、层次清晰又各有侧重,精准发放各类救助金。五是加强困难职工帮扶联系人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帮扶联系人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帮扶联系人履职尽责能力,打造一支讲政治、懂业务、能力强、有爱心、工作积极主动的困难职工帮扶联系人队伍。

  四、务实求实,认真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

  一是加强劳动争议“工会+仲裁+法院+劳动监察”法律服务一体化建设,建成集“咨询信访+协商调解+法律援真助+仲裁裁决”“一站式”“一条龙”服务链条,通过法律服务窗口,为职工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开展受委托调解,为符合条件的职工免费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实现“调、裁、援”一体化服务格局。二是不断增强职工维权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发挥职工服务中心维权服务阵地优势,做好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和法律援助无缝衔接的服务保障工作。通过庭审观摩学习,参加兼职仲裁员、调解员培训等手段,打造兼职仲裁员、调解员队伍,守好职工维权前沿阵地。三是进一步优化完善12351热线办理制度,加大对区县工会的转办、督办、回访、通报力度,转派工单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确保达到1真00%,职工满意率达到95%以上,力争在全省12351热线办理排名位居前列。四是进一步做好基层工会法人登记工作。积极服务建会强会专项行动,严把程序标准,简化办理流程,努力做好市直系统、大企业、各功能区所属基层工会法人登记证办理工作。

  五、快速推进,倾力打造三大普惠服务品牌

  一是深化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发挥济南市职工心理健康体验中心和济南市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线上平台的作用,调查了解基层工会和职工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定期举办专家讲座、心灵电影赏析、知识竞赛等体验式活动,和区县工会、大企业工会联合举办特色服务活动,做实叫响“泉心工惠”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品牌。二是推进职工大病互助保障工作,投入资金600万元为全市符合条件的工会会员办理一份大病互助保障,继续开展“特殊困难再救助”活动,稳步提高患病职工保障水平。三是积极拓展“会聚良缘”泉城婚恋交友服务,发挥工会组织网络优势,加强社会合作,做好婚恋交友心理咨询与引导服务。


拟稿人:李晨辉   核稿人:艾洪葆   来源:济南市总工会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