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转作风 提效能 喜迎党的二十大”优秀征文选登展示
“从心所欲,不逾矩” ——落实“严真细实快”要“严”字当头
市职工文化事业发展中心党总支 时庆利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看起来,“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多么的难。所以,孔老夫子他一直到了70岁,快要人土了,才达到了思想最高境界。
“从心所欲”,从字面来看,就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兴之所至,随意而然,“自由”得很。可是,紧跟着他偏偏又来了“不逾矩”三个字。“不逾矩”就是不出规矩,在规矩的框子之内。这就是说,他的“从心所欲”是有条件的,决不越出这个范围,在这个规矩里面,无拘无束,为所欲为,优游自在,相当惬意。他把这作为思想修养的最高一级。仔细想想,孔子的话是很有道理的,与我们今天说的是纪律约束下的自由,很有些相同之处。所以说,“从心所欲,不逾矩”就要“严”字当头,不触底线。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离开圆规和直尺,制起图来就是很难办。就我们平常看到的来说,火车跑得快,是因为它沿着路轨前进,否则就可能翻车。汽车不用铁轨,也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如果横冲直撞,那就要出车祸。天上的飞机,翱翔蓝天,看起来够自由了,其实它也得沿着一定的航线飞,否则便有机毁人亡之虞。即使是进入空间的人造卫星也要沿着一定的轨道前进,不然就有发生“星球大战”的险。我们人类也有各自运行的“轨道”,大而言之,法律法规,政策条例,便是一轨道;小而言之,守则公约,规章制度,纪律规定,也是一个轨道。在这轨道内行动,可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自由得很;倘若超过雷池一步,便称作违法乱纪,破坏制度规定,就要受到法律制裁、纪律处分,就没有自由了,更没有严字之说了。这种自由和严的统一,也就是“从心所欲”与“不逾矩”的统一。
严是有约束力的。有的人向往和要求“绝对自由”,这是一种幼稚病,也是绝对办不到的。自从有了人类历史以来,绝对的自由还从来未曾有过。人类受自然的摆布,这本身已不自由;个人的自由与他人自由相关联,相制约,这就不能完全自由了。事实上,自由只不过是相对于纪律而言。而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是有自己的严格纪律的,所不同的仅仅在于像列宁所说的农奴制纪律是“棍棒纪律”,资本主义纪律是“饥饿纪律”,只有我们社会主义的纪律才是“自觉纪律”罢了。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不受纪律的约束,肆意任情,为所欲为,那就会出现社会严重混乱的局面。
严是纪律的调节器。它既是一种社会特殊的情况,又有自己的特殊的要求。电影《与魔鬼打交道的人》里的我地下工作者张公甫,为了党的根本利益,不顾弟弟的误解,忍受儿子的斥责和出走,甚至眼看失散多年的女儿被捕、被害,而始终不露声色,他用高度的组织纪律观念,战胜了内心里强烈的感情冲动,终于完成了党交给的艰巨任务。志愿军英雄战士邱少云为了歼灭敌人,在衣服着火的情况下,严守战场潜伏纪律,始终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正是由于邱少云同志严格遵守战场纪律,才保证了我军那次战斗的胜利。
严是胜利的保证。一个单位、一个组织如果不严,如果没有严格的纪律,就会是一盘散沙,便没有什么战斗力;一个人如果缺乏坚强的纪律观念,便可能麻痹懈怠,稀稀拉拉,自由散漫,还可能任意妄为,捅大漏子,犯大错误。在揭发出来的违法犯罪分子中,不少人都是无视法纪,任由自专,以致于肆意大胆或贪污受贿,或投机倒把,甚至做出不顾国格人格的丑事,使自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许多事实说明,没有纪律的约束,没有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便容易忘乎所以,待人处事便容易脱离正确的轨道而堕入歧途。
严一定要肃纪。严肃纪律,要靠教育和严肃执行两个方面。作为每一个人来说,要认真接受纪律教育,认识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人前人后一个样,有人监督和无人监督一个样。同时,作为一个单位来讲,还必须辅之以必要的的纪律手段,对于违犯了纪律的人,就要严肃执行纪律。只有在严肃执行纪律的实践中,方能有助于人们牢固树立纪律观念。史载春秋战国时的名将司马穰苴领兵时,齐王派宠臣庄贾作监军,司马穰苴规定“旦日日中会于军门”,庄贾却因与送行的亲朋好友饮酒误了卯,夕时乃至。司马将军问明了原因,严责庄贾,“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当即按军法把他杀了。于是,“三军之士皆振栗”,“争奋出为之赴战”。穆桂英挂帅伊始,也先打了违犯纪律的丈夫40军棍,同样是为了严肃纪律,以便克敌制胜。
毛泽东同志说:“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习近平总书记讲:依规治党必须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执行要到位。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增强纪律观念,从点滴入手、养成遵纪习惯。在纪律这个“矩”之内,大家“从心所欲”,严字当头,团结会更紧密,工作和学习一定会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