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信息快报

槐荫区总工会打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安居乐业的“家园”

发布日期:2024-09-05 15:30:26

  近年来,槐荫区总工会通过建会入会“纳新”、集体协商“护薪”、惠工服务“暖心”等途径,切实增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会入会“纳新”。坚持组建就便、入会从简、服务为先的原则,以“广普查、抓规范”为抓手,通过“捡芝麻”“补窟窿”的灵活方式,最大限度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凝聚在党的周围。联合水务、市场监管、邮政管理等部门,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摸底调研,对全区新就业形态企业进行“拉网式”大排查,确定全区新就业形态企业30家。制定“四模板三清单”规范建会程序,明确标准和要求,让建会工作有据可依。把企业建会清单按照街道进行网格分配,台账化管理,领导分包负责上门指导建会。目前,已建成新就业形态领域工会20家、灵活就业人员联合工会10家,新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850人。

  集体协商“护薪”。货运行业具有用工形式复杂,职工流动性大、工作地域不固定等特点,槐荫区总工会以“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目标,实施集体协商“五步工作法”,按照“要约、答复、协商、讨论、签约”五个步骤,逐项推进新就业形态集体协商。目前,集体协商覆盖全区80家企业,其中货运企业3家,惠及货车司机会员220人。

  惠工服务“暖心”。槐荫区总工会将入会服务端口前移,在街道、社区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工作站,以“邀您入会、帮您解困、助您成长、荐您劳模、送您保障、伴您疗养、圆您微愿、让您暖心、给您快乐、惠您消费”等10项惠工服务为抓手,提升工会组织吸引力和号召力。推进职工服务中心(站、点)与党群服务中心的互联互通,努力打造“一站式”服务,帮扶救助解民忧,加大困难职工的摸底调查,为在档困难职工提供生活救助、医疗救助、金秋助学等服务;开展在职工会会员大病救助工作,提升广大职工会员的幸福感、获得感;常态化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活动,全年服务职工2万余人次。


拟稿人:张兴红   核稿人:王殿纲   来源:槐荫区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