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济南市“万名产业工人大培训”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落实省总工会《关于开展“十万产业工人大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围绕济南市新型工业化发展需求,加大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促进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持续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加快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现就2025年我市开展“万名产业工人大培训”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25年全市各级工会组织不少于1万名产业工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其中,依托各区县(功能区)总工会、局(委)工会、大企业、产业工会及基层工会,年内培训产业工人9500名,见附件1;依托市级工匠学院,按照省总工会资助标准及要求,年内培训产业工人1000名,见附件2。
二、培训对象
面向全市产业工人,尤其是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产业工人。
三、实施步骤
(一)制定实施方案。各区县(功能区)总工会、局(委)工会、大企业和产业工会要按照市总工会统一部署,统筹协调本系统产业工人培训工作,研究制定培训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强力推动实施,确保完成培训计划。
(二)对接培训需求。各级工会要深入企业职工开展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调查走访等方式,了解本地企业和产业工人的培训需求,在汇总分析培训需求的基础上,与企业、工匠学院、培训机构搞好供需对接,选择配套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资源丰富、管理体系完善、培训能力较强的企业、工匠学院或培训机构负责具体培训工作。
(三)列出培训计划。各级工会要强化培训工作计划安排,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和企业、产业工人的实际需求,结合培训任务和企业、工匠学院、培训机构的培训课程,科学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参训学员、课程设置等具体内容。
(四)组织实施培训。培训要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采取线上、线下集中培训及送教入企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
计入全市“万名产业工人大培训”的培训,重点面向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类型企业的一线产业工人,由各区县(功能区)总工会、局(委)工会、大企业和产业工会以及基层工会组织。培训总时长不少于24课时,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部分。其中,理论课程不少于8课时(可通过线上课程方式),实操培训不少于16课时,着力提升产业工人的思想文化素质和技能操作水平,提高数智化与信息化应用能力。
计入省总工会资助的培训,重点面向“十强产业”企业一线产业工人,由市级工匠学院组织。培训总时长不少于100课时,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部分。其中,理论课程不少于30课时,一般应包括思政课程、工匠精神、通用知识、质量管理、安全生产、专业技术等内容(线上课程不超过20课时);实操培训不少于60课时,着力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操作水平,增强执行操作规程、解决生产问题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培训机构要登录山东省职工网上学习系统/网上工匠学院(网址:https://zgxx.sdgh.org.cn/),及时录入培训班及学员相关信息,并根据要求提报培训有关资料。
(五)进行考核鉴定。鼓励将培训课程与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学习内容相结合,学员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后,需进行结业考核,成绩合格的,可由培训机构和学员所在单位共同发放培训合格证书;符合条件的,参加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并发放相应证书。
(六)及时拨付资金。计入省总工会资助的产业工人培训,按照每人1200元的标准进行资助;培训计划完成后,由市总工会进行审核,并提交培训资助申请报告;省总工会根据培训完成情况,将资助资金拨付至市总工会,由市总工会拨付至培训单位。
各区县(功能区)总工会,局(委)工会,大企业、产业工会及基层工会组织的培训,由各单位自筹经费、自行确定资助标准。
(七)培训总结归档。培训结束后,各级工会组织要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及时将相关资料整理存档。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工会要高度重视“万名产业工人大培训”工作,将其作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实,列入年度工作重点和计划,压实工作责任,推进培训工作顺利开展。要精心组织开展培训,加强培训过程管理,确保培训质量。要加强经费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确定培训机构和培训标准。
(二)创新培训方式。要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积极用好各类网上学习平台,及时发布培训班次、培训课程等信息,组织产业工人开展培训。要因地制宜,将“万名产业工人大培训”活动与技能竞赛、创新创效、工匠学院、工匠培训站(所)建设等工作相结合,提升培训针对性,增强培训质效。
(三)减轻基层负担。不硬性摊派培训任务,培训计划要上下沟通,既要鼓励各地多开展职工技能培训,也要考虑地方的实际能力。不增加企业负担,严格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有关要求,引导企业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合理安排职工接受安全技能培训。不强迫职工培训,在尊重职工意愿的基础上,鼓励职工主动接受适应个人需求的培训。
(四)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万名产业工人大培训”相关政策,宣传培训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成效,吸引广大产业工人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
(五)突出工作实效。各级工会要及时对培训活动具体实施情况进行过程指导和效果检验,重点了解培训过程、考核鉴定以及经费使用情况。工作中如发现违规行为,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附件: 1.2025年济南市“万名产业工人大培训”计划
2.2025年济南市计入省总资助的“产业工人大培训”计划
济南市总工会
2025年7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