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答卷】 济南工会五年工作分类综述——建功立业篇
“塑匠心、铸匠魂,精匠艺、育匠才,出匠品、践匠行。”在济南重工集团盾构机车间,5位“济南大工匠”和30位“济南工匠”精彩亮相,他们高举奖杯,发出铮铮誓言。他们择一事、终一生,成为各个领域身怀绝技的真“网红”。
这是过去五年济南市总工会牵头,全面深化“济南工匠”建设工程的一个具体呈现,也是全市工会系统不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一个缩影。五年来,济南工会团结动员全市职工岗位建功、拼搏奉献,在服务全市中心大局中彰显作为。
扛起担当 协同发力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开创新局面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部署、亲自指导的重大改革。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为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明确了“路线图”“时间表”。
近年来,济南工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始终坚持上下“一盘棋”思想,扎实履行工会牵头抓总职责,建立健全推进改革工作机制,全面落实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五项重点任务,推动产改工作纳入全市18项重点改革事项、全市“三个十大”行动计划,制定产改“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出台《济南市提升产业工人创新力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50多个。召开产改工作联席会议、工作推进会议,举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暨创新成果展、济南工匠创新交流论坛。
与此同时,济南工会在全省率先开展区县产改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专项行动,选取238家单位开展试点工作,推动改革不断向基层延伸。《构建“四梁八柱”,一线工人有了成长出彩沃土》等10多项产改工作经验做法在《工人日报》《山东工人报》、山东省产改工作情况专刊予以刊发;《济南市四项举措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被省委改革办列入2022年山东省“十大创新”改革案例。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共筑高质量发展“助推器”
机器轰鸣、塔吊林立,施工车辆穿梭往来,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劳动竞赛现场,施工人员争分夺秒地忙碌着,一片紧张繁忙景象。
过去五年,济南工会把劳动竞赛与全市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扎实组织开展“匠心绘蓝图 竞赛促发展”“建功‘十四五’ 建设强省会”“项目突破年”等一系列主题创新创优劳动竞赛,为各领域工作高效开展提供“比、学、赶、超”的竞赛舞台,发挥了广大职工在强省会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五年来,累计开展市级示范性劳动和技能竞赛项目500项,带动各级开展各类竞赛5.3万项,参与职工超过500万人次,充分激发了广大职工快干实干、争先创优的精气神。
疫情防控期间,济南工会坚决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共筹集发放慰问资金4246.2万元,通过实施小微企业工会经费全额返还政策、开展“助消费、促发展”集中行动等,多举措助力企业和职工纾困解难。广泛开展“安康杯”“查保促”等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服务全市安全生产大局。
搭舞台 激活力 点燃职工创新创效新热情
五年来,济南市总工会持续完善服务职工创新创效工作机制,制定出台《济南市提升产业工人创新力指导意见》《关于组织动员全市广大企业和职工推进数字变革创新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为职工创新创效提供强力政策支撑。依托省市职工创新创效服务基地、“鲁班双创网”,推动省市共创共建共享,为全市职工创新创效和成果转化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通职工创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五年来,济南工会全面深化“济南工匠”建设工程,开展“泉城职工全员创新创效”竞赛,“一匠五创”(工匠、全员创新企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新班组、职工优秀创新能手、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培育选树活动,构建工匠人才梯次结构培育发展体系。累计培育“济南大工匠”10名、“济南工匠”270名,带动各级培育工匠人才3200余名。高质量推进企业全员创新工作,健全职工创新创效服务体系,培育全员创新企业62家、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85个、创新型班组150个、创新能手500名,评选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150项,充分调动全市职工创新创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创新活动,引导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造,解决身边技术难题。持续打造工友创业园助力乡村振兴,培育选树省、市工友创业园173家、农民工之星15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