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新”聚力,魏家庄街道总工会打造新业态群体温暖家园
魏家庄街道总工会按照全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方针,坚持“三个导向,构建3+”入会模式,狠抓落实,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深入开展“建会强会”行动,最大限度地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组织到工会组织中来,不断扩大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有效覆盖,让新就业形态工会真正建起来了、转起来了、活起来,切实增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目标导向,构建“商圈+”全覆盖
魏家庄街道地处经四路万达商圈,餐饮及居民小区交互分布,聚焦快递、外卖、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商户和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集聚的实际情况,街道总工会围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积极探索适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不同职业特点的建会入会方式、组织形式、服务手段、激励保障等措施,联合建会、区域建会。
一是坚持点、面相结合,以点带面。依托万达商圈党建“点、线、面”组织架构,以辖区规模企业为“点”,召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恳谈会,集中攻坚克难,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行业性、不同楼宇区域性为“线”,将小企业、小作坊小门店纳入联合工会,以零散就业人员为“面”,有效解决无单位、无场所的灵活新业态劳动者的入会难问题。
二是坚持区域、联合工会并举,共建聚合力。先后成立了魏家庄司机之家联合工会、快递员职工之家、外卖员职工之家联合工会,推行网上申请入会、建立流动入会窗口、开展职工沟通会等方式,方便、快捷地组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及时将会员纳入齐鲁工惠APP,实行动态数据管理,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扩面增量。
坚持服务导向,构建“阵地+”全结盟
街道总工会顺应新业态劳动者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秉承“服务为先”工作理念,以“品牌化”建设为抓手,在新业态劳动者人气集聚地、工作区域、行经路线,提供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打造家门口的“服务窗口”,行走在路上的“温暖驿站”。
一是打造工会户外站点“10+N”品牌。充分发挥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点的作用,开展“10+N”多种特色服务项目,利用阵地联用、活动联办、服务联动等方式,搭建共建共享平台,拓展站点服务功能,推动户外劳动者树立“有困难到驿站、求帮助来驿站”的思想。
二是打造“红·新·埠”暖心驿站。以万达商圈户外“红·新·埠”暖心驿站为示范点,以4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联合万达商圈物业在民康里商业街区及ABCD四座楼宇内开辟N个暖心服务点,形成触手可及“暖蜂服务圈”。
三是打造“魏新蜂”品牌,依托“旗聚魏来”智慧平台,建立积分奖励兑换机制,鼓励新业态商户和新就业群体等主动学习、参与创城、上报隐患等,聘任100名外卖员、快递员为“食品安全监督员”、“反诈宣传员”,上传“随手拍”有效信息200余条,评定文明爱心示范商户26家。
坚持需求导向,构建“项目+”多样化
一是拓展阵地新载体,服务零距离。按照“就需就近、方便快捷”的原则,依托户外劳动者驿站、职工之家、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资源,建设职工文体活动室、职工影院、阅览室等多个功能场室,配套引入服务职工、困难帮扶、职工维权等多种职能,打通工会服务“直通车”,实现服务零距离。
二是拓展项目功能链,小服务搭大平台。以需求为导向,联合辖区法律援助服务中心、就业服务中心、儿童教育培训机构等多部门,着重在法律维权、就业招聘、劳动安全、职工子女服务等方面发力,解决职工后顾之忧,提供暖心服务,帮助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急难愁盼”问题,构建起一道工会与职工连接的“绿色通道”,打通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