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攀枝花仁和区总工会以激励评价机制提升“一函两书”工作质效

发布日期:2025-05-06 14:02:30

一、推荐理由

四川攀枝花仁和区总工会将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纳入全区非公企业工会主席年度考核激励机制,与信用主管部门协调将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签发和整改情况纳入全区信用评价工作,借助数字平台,推进与劳动监察、司法等部门的协同合作等,推动“一函两书”三个全覆盖。

二、案例情况

(一)主要内容。

一是运用补贴考核推进组织建设。将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建设,纳入全区非公企业工会主席的年度考核目标管理体系,年终以组织建设、工作开展、维权成效、培训与宣传、职工满意度等5个大项11个小项来综合测评进行考核激励,通过补贴与考核的双重激励方式,让非公企业工会主席工作谋划有目标、工作创新有激励、工作落实有保障。在组织建设中,考核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的建立,着重审查办公场所、组织架构、监督人员等是否完善齐备;在工作开展中,注重日常监督检查活动的频次与质量,是否定期开展检查、“一函两书”的运用是否规范、是否有记录和反馈等;在维权成效中,以职工合理合法的权益诉求是否得到妥善解决作为核心衡量指标;在培训与宣传中,聚焦是否组织面向劳动法律监督员、普通职工和企业管理层的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培训,能否有效覆盖;在满意测评中,把工会主席全年是否切实履职,为职工负责、替职工说话、给职工办实事等工作要件,作为测评的重要参考因素。年终时根据非公企业工会主席主动申报,区总工会以当年定期检查、企业评价、年度考核等方式来进行考核激励,将其分为岗位补贴和荣誉补贴两个类别进行,岗位补贴分4个等次发放100~700元/月的补贴,荣誉补贴则针对非公企业工会主席工作中创先争优的突出表现给予1000~5000元/年的一次性奖励。

二是运用数据平台提升服务效能。借助区“和美家”数据平台载体,推进与劳动监察、司法等部门的协同合作,集成求职、用工、法律监督、职工投诉等功能。劳动者从入职到离职,可通过APP上传侵权证据(如加班记录、工资条等),自动生成不可篡改的电子证据链,全程监控企业劳动用工、劳动法律执行等情况。通过后台分析投诉数据、检查记录等,记录企业劳动法律执行情况,职工投诉处理情况,提前预警潜在问题,制定针对性监督措施。通过平台,减少现场检查频次,实现文书签发、送达、跟踪的管理,逐步建成基础数据库,将工会干部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劳动法律监督维权时间成本明显降低。同时,还避免了现场干扰企业正常生产,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是运用信用评价促进结果导向。以劳动保障监察书面审查和企业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工作为抓手,与信用主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将“一函两书”签发和整改情况纳入全区信用评价工作。通过数据监督平台、职工投诉系统、检查记录等渠道采集数据,将企业守法诚信情况分为四个等级: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为A级(优秀);基本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为B级(良好);存在轻微违法行为为C级(合格);存在严重违法行为为D级(不合格)。每半年进行一次信用评估,动态更新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为A级的企业优先推荐申报省级、市级产业扶持资金和税收返还等政策扶持,纳入全区优秀企业评选资格范围并优先推荐,同时优先推荐企业法定代表人为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评定为B级的企业将不具备推荐资格,评定为C、D级的企业将被列为重点观察对象,相关部门定期进行督查整改,从而形成工作结果有力导向。

(二)工作成效。

一是基层组织建设逐步健全。全区非公企业共建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149个,组建率达95%。线上、线下培训劳动法律监督员447人,实现年度培训全覆盖。

二是监督机制效能全面提升。通过引入数字化监督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投诉处理效率显著提高,确保监督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形成了常态化、制度化的监督模式。

三是企业合规意识得到增强。企业更加注重职工权益保障。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工会能够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劳动用工违法行为显著减少,企业劳动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明显改善。2024年,全区共发出“一函两书”117份,企业整改率100%。

拟稿人:管理员   核稿人:管理员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