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共和国的“她们”
在筚路蓝缕的新中国建设道路上,全国亿万女职工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齐奋进。她们褪去红妆、走出家门,投身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浪潮中;她们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壮美动人的劳动者之歌。她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抒发着报国之志,践行着为民初心,她们就是为共和国做出杰出贡献的巾帼英雄、新时代的最美女职工……
她们中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为维护妇女劳动权利,最早倡导“男女同工同酬”并写入宪法,三次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申纪兰;有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发现了抗疟治疗药物青蒿素,成为我国首位诺贝尔奖女性获得者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有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获得“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的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于漪;也有长期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做出突出贡献,被誉为“敦煌女儿”并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的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樊锦诗。
她们中还有“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有完成较大技术革新项目58项,实现技术革新707项,被誉为“毛主席的好工人”的沈阳航天新星机电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尉凤英;有创造出一套适合国情最大限度化解纠纷的办案方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民商事案件1200余件,成为审判前沿优秀带头人的北京市海淀区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宋鱼水;有苦练技能、以赛促学,成为首钢唯一女电焊高级技师的电焊工刘宏;有攻坚克难、传技育人,为节约材料损耗累计创造经济效益1000万余元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采油技能专家杨海波;有带领班组创新操作方法、工艺流程,用一颗颗渺小但至关重要的铆钉助力“中国制造”的航空工业西飞国航厂铆装钳工薛莹。
她们中不乏“大国工匠”、“最美职工”:有我国第一位雕刻人民币主景人像的女雕刻家,36年用尖刀作武器,在方寸之间雕刻出大国名片最美经纬的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高级工艺美术师马荣;有助力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北斗导航等国家重点工程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数控铣工韩利萍;有被誉为“一步不白走,一眼不白瞅,故障不漏掉,为国把关口”的“口岸金花”,满洲里国际联运车辆技术交接工长陈佳;有牵头创建电能表智能化计量检定作业工法,推动我国计量检定技术整体进步的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计量中心高级工程师黄金娟。
在共和国的光辉史册中,还有许许多多像她们一样的优秀女职工们……她们立足平凡的岗位,默默奉献青春芳华,做出一番感天动地的创举。新中国成立70年,在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们不能忘记作为共和国脊梁的她们,让我们寻着她们的足迹,为她们点赞,向她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