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历下】我区职工法律服务工作在全省作经验介绍

发布日期:2020-12-03 14:48:57


11月30日下午,全省工会法律工作暨联系引导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全省共四个地市、三个区县作交流发言,历下区作为济南市唯一区县由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李健做了题为《融入大局 多措并举 推动“工会+”法律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的经验介绍。



近年来,历下区突出“为职工群众维权、为改革发展添力”工作理念,建立“工会主抓、部门联动、专业合作”法律工作模式,实现工会维权服务与调解、诉讼、仲裁、援助无缝衔接,法律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今年10月,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许山松一行来历下调研工会法律服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有关经验做法被学习强国平台转发,山东工人报头版头条刊发。




一、适应新形势要求,以“三化”为核心的法律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借区位优势、聚资源平台、破工作瓶颈、强品牌特色,构建了“立体化、实体化、专业化”的1+13+N法律服务网络化格局,实现了职工法律援助工作全覆盖。抢抓机遇,利用职工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工人文化宫整治提升有利时机,对区职工法律服务中心统筹优化,区法律服务中心实体化建筑面积达200平方以上,实现了一体式运作、一站式服务、开放型办公;资源整合,对法律服务载体进一步整合功能、优化流程,为实现服务与调解、诉讼、仲裁的无缝衔接创造条件;网格融入,以区职工法律服务中心为龙头,以13个街道法律援助站为枢纽,以N个社区法律援助点为网格,由点及面成网,实现法律服务横到边、纵到底,确保职工维权最后一公里的落地落实。

二、融入发展大局,多措并举推动法律服务工作落地落实。落实应援尽援、应援优援的要求,在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参与基层治理方面找准契合点和落脚点。规范制度体系,明确基本规章制度,通过建章立制确保法律援助工作规范运作。整合服务平台、路径、媒介。以职工法律服务中心为依托建立职工(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职工劳动人事争议法律援助工作站、劳动人事派驻仲裁庭、劳动争议对接诉调工作室,实现法律咨询、法律宣传、法律援助、法律调解、劳动仲裁各种平台的有机整合。保障人员、经费到位。建立专干+专职律师+志愿者+社工的多元化法律援助工作队伍。专职工作人员与法律团队志愿者共同轮值负责常规工作,各街道及社区法律援助站点分别加配社工、网格员等工作力量,共同发挥调解员、宣传员、协调员的多重作用。

三、彰显职能优势,打造品牌提升法律服务实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升工会法律服务实效,实现依法维权实际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坚持“三个突出”,突出便民导向、突出重点群体、突出长效维权,保持稳定的工作力量,确保全区各法律服务平台全程在线,保障法律服务工作抓常抓细抓长。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联”字优势。与法院建立双向专人专线联络机制,随时交流立案信息,动态掌握案件进展,加大案件输送力度;强化与司法、人社的工作粘合度,试点进行仲裁案件裁前调解对接工作,实现人社仲裁案件压力减缓与工会法律服务案件增量的双赢。坚持创新发展,把握当前互联网发展优势,利用网上平台的各种有利资源,在法律服务的网络化运转方面做积极探索。施行法官指导+专职律师负责+志愿者合作的方式,组织1+6+N的调解团队,形成以某一律师团队为主、固定6名律师特邀调解员参与、其他执业律师随时补位辅助调解的工作流程;引入心理疏导机制,通过区职工服务中心心理健康服务站的配套功能对心理压力大、情绪对抗激烈的当事人进行现场心理疏导和援助,极大地提高了调解成效。


拟稿人:赵亮   核稿人:张道珍   来源:历下区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