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工匠精神”的时代强音——2019年度“济南工匠”选树命名暨“工匠成长营”成立活动侧记
这是奋斗者的盛会,这是追梦人的舞台。30名新当选的“济南工匠”手拿奖杯怀抱鲜花站在闪光灯下,他们怀揣美好梦想,满载无限荣光,他们是最耀眼的明星,是时代的领跑者!
昨日下午,在“泰山杯”2019年度“济南工匠”选树命名暨“工匠成长营”成立活动现场,来自我市各行各业从事一线岗位操作的高技能职工代表走近舜耕会堂,感受劳动之美,感悟工匠精神的力量。
感悟工匠精神 感受工匠魅力
“力量攥在手,梦想在前头!”活动在开场歌伴舞《时代号子》中拉开序幕。
“匠者初心”、“匠法传承”、“匠‘新’独运”……“济南工匠”命名颁奖环节分三个篇章。大屏幕先后播出年度“济南工匠”人物介绍视频和“专属”颁奖词,从基层一线职工中选树出的30名“济南工匠”依次走上领奖台,现场观众响起热烈的掌声。30名工匠中,既有尖端技术的冲击者、疑难杂症的破解者,又有实现技术跨越的传承者、坚守岗位的责任者……他们用自身成长经历,诠释劳动美丽和奋斗光荣。
除了给“济南工匠”颁奖,典礼中还设置了两个大开眼界、别出心裁的环节。
现场,33岁的获奖工匠、中国重汽集团首席技师李道磊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作品——“旋”转地球。这件作品加工精度能达到头发丝的十分之一,令人叹为观止。“如此精细的程度,是怎样做到的?”面对主持人的提问,李道磊分享了自己的匠心历程。他说,自己刚到重汽工作的时候,看什么都好奇、看什么都想学。不到半年,就利用周末骑自行车跑遍了桥箱及在章丘工业园的所有重汽公司。还自费跑到北京参观国际机床展,4天下来脚都磨出了泡。“我一直坚信在勤奋中磨练,在磨练中坚持,在坚持中传承。”李道磊的话,让现场观众频频点赞。
蒋小飞是山东小鸭精工机械有限公司的一名钳工。因工件生产任务急走不开,只能委托徒弟到现场替他领奖。为了弥补这一遗憾,济南日报报业集团记者特地赶到蒋小飞所在的生产车间。通过现场连线,身穿隔热服的蒋小飞出现在大屏幕上。场外记者介绍,他加工的这道工序需要将铜管和铜板用银机焊条焊接起来,并且只有在八九百度的高温下才能完成焊接,难度系数大,稍有不慎就会焊接失败,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目前,蒋小飞是精工车间唯一能掌握这项技能的人。看到这,让现场观众肃然起敬。
成立“工匠成长营” 培育工匠精神生长沃土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发展需要更多工匠。回顾济南的发展历程,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始终是推动发展最宝贵的财富,是激励我们奋斗前行的精神动力。
近年来,市总工会以“济南工匠”建设为引领,大力实施产业工人素质提升工程,每年都选树30名“济南工匠”,并隆重进行颁奖。去年又与报业集团联合主办选树活动,积极扩大“济南工匠”的品牌效应,在全社会营造了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汇聚了强大正能量。
济南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需要从工匠精神中汲取更多智慧和力量。极速前行的济南离不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济南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更需要工匠精神的强力带动与促进。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济南加速崛起、走在前列的关键之年。春节前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面对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全市上下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工作要求和市委工作部署,全力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力做好“六稳”工作,全力落实“六保”任务,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空前考验。当前,全市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生产生活秩序加速恢复,这其中也饱含着全市各行各业从事一线岗位操作的高技能职工们的默默付出和无私奉献。为了给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济南市总工会和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日前决定成立“工匠成长营”,旨在让更多的工匠在这里不断涌现、锻炼、成长,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工匠的春天。
活动现场,“工匠”代表接过了写有“工匠成长营”旗帜。随后,30名获奖“工匠”共同宣读“济南工匠”宣言,向全市工友发出倡议:“扬帆起航再出发,勇当新时代的领跑者,为把济南建设成为‘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不懈努力!”
最后,活动在一曲全场大合唱《咱们工人有力量》中落下帷幕。铿锵有力的歌声,回荡在礼堂上空,奏响了新时代劳动者的最强音。
“济南工匠”张洪强是济南轨道交通集团运营公司工程车维修工,早在2013年他就创立了“张洪强创新工作室”,和团队先后解决设备各种疑难问题达500多项。围绕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他们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多达20余项。活动结束后,张洪强久久不愿离去,不时拿出手机与舞台合影留念。“活动结束,是个新的起点。我将继续坚持守正创新,为泉城济南的崛起贡献力量。”张洪强说出了我市劳动者的心声,他们发出的光和热,将照亮济南发展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