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欢青谈《在“物”中领略历史和诗意》:让“物”的温度温暖现代心灵
发布日期:2025-08-18 15:46:56
“钱老师的讲座让我有了新的思考,物品不只是工具,更是生活的见证者。它们承载着使用者的情感记忆,记录着时光的故事。当我们用心感受,这些寻常物件就能成为精神的栖息地,在快节奏生活中为我们带来温暖与安定。”参加活动的职工李女士说道。
8月16日,2025年“泉城工读”·名家启读计划之钱欢青:《在“物”中领略历史和诗意》交流活动在济南工人文化宫举办。
活动中,钱欢青老师以《在“物”中领略历史和诗意》为题与大家进行了读书分享:围绕郑岩、汪悦进先生的《庵上坊——口述、文字和图像》一书,分享了该书如何从多个层面深入阐释一座牌坊及其背后的历史;围绕王小伟先生的《日常的深处》,分享该书如何从人的日常经验出发深入阐释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物”的理解,钱欢青老师认为,在技术飞速进步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应该通过重建自己和“物”之间的情感和审美链接,而重建对人的热忱,在冷漠的电子化生存境遇中为心灵开出一条温暖之路。
参加活动的职工们纷纷表示,钱欢青老师的分享令人耳目一新。在数字化浪潮中,《庵上坊》引领我们探寻文物背后的历史温度,《日常的深处》则启发我们在日常物品中发现生活美学。这种对物的重新认知,不仅搭建起连接古今的情感纽带,更让我们在冰冷的电子生活中重拾人文关怀。活动不仅提升了职工的文化修养,更培养了大家在快节奏工作中保持审美感知的能力,让每个人都能在平凡物件中寻找到生活的诗意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