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市总工会创新12351热线处置机制提升解纷质效

发布日期:2025-05-06 13:58:49

一、推荐理由

安徽六安市总工会聚焦职工讨薪难题,创新“1+2+2+N”维权处置机制,充分整合内外资源,搭建了“一中心、多部门”联动平台,提升了解纷质效和职工满意度。

二、案例情况

(一)主要内容。

六安市总工会针对12351热线职工讨薪案件占比较高的现状,建立“1+2+2+N”维权处置机制[职工服务中心+(权益保障部、办公室)+(人社、法院)+职能部门],构建全覆盖、全链条、全方位联动处置机制,提升12351热线化解矛盾纠纷质效。

一是“全覆盖”解纷平台扩大处置范围。以“1+2+2+N”维权处置机制凝聚起部门联调、同城联办、县(市、区)联动“三联”合力。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作为核心枢纽负责工单承办对接,权益保障部、办公室负责职工权益维护和督导联络,依托“工会+人社”“工会+法院”协作机制,搭建“一中心、多部门”联动平台。既向下对接县(区)工会,调度属地力量联合调查处理,又向上对接省职工服务中心,及时反馈案件处理进度,实现案件信息实时共享和动态跟踪,确保热线矛盾纠纷快速响应、全面掌握、高效处置。

二是“全链条”解纷手段延伸处置闭环。以“1+2+2+N”维权处置机制串联案件全流程,形成处置闭环。全面推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专项行动,发出提示函970件,通过法律监督和意见反馈,督促企业依法规范用工,靠前发力预防纠纷发生。对已产生的纠纷,市总工会联合人社部门积极推动用人单位与职工调解协商,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政策解读,市职工维权法律顾问团律师联合法院提供法律保障。2024年全市工会接办法院委派案件10993件,调解完结10286件,有效减少进入诉讼程序案件数。对进入执行阶段的案件,工会、人社、法院三家调解员参与判后答疑,以柔性方式劝解双方服判息诉,落实市、县(区)两级工会纠纷跟踪回访制度,巩固矛盾纠纷调解成果,确保案件执行到位,避免矛盾激化或反复。

三是“全方位”解纷服务提升满意度。以“1+2+2+N”维权处置机制贯通各部门服务渠道,为职工提供全方位保障。组建“工会干部+志愿律师”法治服务队,开展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两项行动”,覆盖职工12万人次,同步提供困难帮扶、就业援助、技能培训等专项服务。市人社局牵头举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专题培训班,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全覆盖执法活动和根治欠薪“冬季攻坚”专项行动。法院开辟劳动争议案件“绿色通道”,缩短解纷时间,降低解纷成本。

(二)工作成效。

一是提升了劳动争议化解效率。职工劳动争议纠纷化解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基本实现15天内办结。2024年全市12351职工服务热线接办案件60件,追回欠薪约660万元,按时办结率和职工满意率均达100%。

二是降低了劳动争议解决成本。推动劳动争议全程管控和闭环管理,职工诉求及时解决,2024年全市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890件,同比下降38.7%,有效降低了劳动关系领域风险的发生率和解决成本。

三是劳动争议处理效果凸显。通过搭建“全覆盖”解纷平台、推进“全链条”联动解纷、提升“全方位”服务水平,形成了“预防为主、调解优先、诉讼兜底”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有效化解劳动争议,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拟稿人:管理员   核稿人:管理员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