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惠工生活

好制度激励好员工

发布日期:2019-11-27 16:15:02

    当下,招人难和留人难并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好制度才能激励出好员工。


  现实中,在企业,产业工人、普通职工这一层面普遍缺少相应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他们缺乏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创新创造也难以得到合理的回报。这些因素阻滞了他们的成长通道,影响了普通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也影响了社会生产力中人力资源这一最积极最活跃要素的有效利用,形成了社会资源浪费。


  不断改革与完善激励制度,搭建普通职工成才平台,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加大对技术工人创新创造的奖励力度,引导普通职工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为了让普通职工在提高技能、提升素质、不断创新中有所收获、增强信心、看到希望,从而激励普通职工创新创造、成长成才。


  好的员工,是企业发展、基业长青的助推器。今天选取以下这几家企业运用激励制度鼓励职工畅所欲言、寻问探究、创新创造的生动实例,以飨读者。



1

存入创新成果,取出福利奖励

  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公司推行职工创新银行积分管理制度,实现了职工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竞赛的自发创新形态。


  在职工曲华林家的客厅里,摆放着一台65英寸的大彩电,他兴奋的说:“我的创新成果公司给奖励了2500万积分,彩电就是去年底用积分奖励兑换的。”


  曲华林口中的创新积分是克莱特菲尔风机为激励职工创新而推行的一项举措。在推动职工创新的道路上,克莱特菲尔风机曾作了许多尝试,付出了大量精力,但收效甚微,职工创新积极性不高。


  2017年,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克莱特菲尔风机工会决定推行“职工创新银行积分管理制度”,探索建立一种职工易接受、乐参与,体现职工创新价值的激励新模式。


  “职工创新银行积分管理制度”,即每位职工都在企业拥有一个创新账户,将其创新贡献转化成相应的积分存入创新银行,职工可以用创新积分自主兑换自己喜欢的福利,同时通过积分榜排名公示,引导职工形成学、赶、比、超的创新氛围,这种模式从根本上实现了职工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竞赛的自发创新形态,企业也通过后台收集的创新数据分析职工诉求、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整合资源解决的项目,真正使企业和职工双方都受益。


  在推行之初,公司降低门槛,调动每位职工的创新热情。


  职工刘占军在工作中发现,公司现有的叶片切割程序存在切割尺寸精度低,切割后叶轮外形尺寸一致性差等问题,他潜心钻研,最终自制出全新的叶轮切割设备,减少了12种工装模具,提高了切割尺寸精度,保持了叶轮外形尺寸一致性,投入使用后生产效率提升了40%,每年可为公司降低成本25万元。他也因此获得3500万分的创新积分,成为全公司职工的榜样。


  为确保创新银行的透明、公开,克莱特菲尔风机实现创新积分即时更新,对于小的合理化建议不需评价的,即时存入积分、即时激励,对于较大的技改项目在评价阶段也要限定评价时限,避免影响职工创新积极性。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通过信息化手段搭建手机版创新银行积分平台,一方面职工随时随地可进行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提报,另一方面每位职工随时可以查询自己的银行积分,并可以自主兑换福利。


  为激发职工的创新热情,企业工会注重加强宣传引导,定期公布创新积分榜,让创新明星发挥榜样的作用。同时组织职工对公司在管理、技术提升等方面的问题以发榜赢积分的形式,面向职工征集解决方案,形成了全体职工争先恐后创新的火热局面。


      创新银行积分管理制度实施以来,职工参与创新的积极性与日俱增,参与率达到100%。实施以来共收到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建议1200余条,为企业节约成本、创造经济效益220余万元。


  “我们还将创新银行积分制度进行深度多元化扩展,将之前比较困惑的导师带徒、技能大赛、查保促工作也纳入创新银行积分之内,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克莱特菲尔风机工会副主席夏江丽说,在这一制度的激励下,企业85%的一线职工获得了专业技术职称,其中高级技师6名,技师12名,高级技工36名;企业收到来自职工的安全建议123条,立项整改35项,连续5年无安全生产事故,为企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
“职工创客的成果转化路打通了”


  从入驻研发,到成果转化,再到收益回馈,深圳供电局打造双创基地为职工提供“一条龙”服务。


  11月13日,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世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自主创新项目“电网继电保护现场整定定值单智能核对数据提取装置”,以深圳高技能人才技术改造成果展第一名的成绩参展。


  “这一装置将人工核对需要的10分钟降低到5秒~10秒,有效提升核对效率和正确率,解放人力,且体积小,便于携带。”工作室负责人王世祥介绍。


  在深圳供电局,“王世祥”们的创新创造能力被激发出来了,这得益于该局去年打造的鼓励全员创新创业的双创基地。根据该局制定的《双创基地管理办法》企业不仅为职工提供从入驻研发,到成果转化,再到收益回馈的“一条龙”服务,还成立孵化器公司,打通职工创新成果转化通道。


  孵化器公司总经理王少锋介绍,公司围绕涉电业务,以科技成果许可使用的方式,出资购买职工创新成果使用权,并支持科研团队将初创成果产品化,通过内外资源整合,实现销售盈利。


  “这条成果转化之路打通了!”回想起今年6月初,得知自己多年研制的专利项目“避雷器带电测试仪”获得收益回馈6万多元时,深圳供电局职工黄炜昭振奋不已。


  和他一起“尝鲜”的还有17名职工,分别是小智机器人、智能低压分支采集仪、电网运行实时数据智能分析平台的研发者。据介绍,这4个项目均授权深圳供电局新兴业务企业进行成果转化,已在营配领域及设备厂家推广应用,为企业创造了180万元净利润,而参与创新的18名职工也由此获得奖励19.5万元。


  “转化过程非常顺利,代工厂招标等流程均由负责成果转化的公司完成。”黄炜昭告诉记者,这一机制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创新人员能更专注地做好研发。


  职工邓彬深有同感。为了提升变电站四遥信息排查效率,2017年,他和团队成员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开发了“电网运行实时数据智能分析平台”项目,去年得知企业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马上报名参与。“团队付出不仅解决了工作难题,带来了利润,还将为其它使用机构创造价值。”邓彬自豪地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打通成果转化通道,深圳供电局在成果培育方面也下了大功夫。


  硬件方面,双创基地为职工提供科技研发、成果展示平台;软件方面,试点灵活工作模式、回岗保障机制,同时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容错机制。据介绍,获准进入双创基地的该局员工可以全职或兼职的方式从事研发工作。对于全职的双创团队成员,不但保留原岗位原职级,而且对工作地点和时间也不作强制性要求,保证他们每年投入研发的时间不少于6个月。


  此外,供电局还成立创新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科技项目的经费报销、流程处理、会务服务等。有职工表示,这使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研究。“这会激发更多同事参与到创新中来。”


  王少锋介绍,下一步,孵化器公司还将开展相关的入孵培训、创业培训以及专业性服务,并创立投资基金,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对优质初创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引领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在能源产业的研发应用。



3
职工提案就是问题“听诊器”


  山钢集团建立提案征集、预审、立案、落实、评估、反馈的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对于提案“有呼必有应”“能办立即办”。


  “满意,我很满意!”日前,职工代表李文亮接到了山东钢铁集团工会提案委员会工作人员的电话,询问他对在集团一届一次职代会上所提的《进一步推进资源共享、强化集团产业协同》提案落实情况的意见,他对着话筒连着说了两个“满意”。


  这不是李文亮第一次接到关于该项提案落实情况的电话。自从他今年1月在山钢集团一届一次职代会上提出这一提案后,先后有集团工会、战略发展部等征求他对推进产业协同工作的意见。这次,工作人员同时向他反馈了一组数字:截至7月底,山钢集团内部市场重点协同项目实现协同金额29.21亿元,同比增幅72.94%……听到这一组数字,他说:“职工代表被尊重的感觉在心中油然而生”。


  李文亮的“被尊重感”,与山钢集团重视职工代表提案工作,把提案当成职工发现企业问题的“听诊器”,把提案的征集和处理作为依靠职工办企业的载体密不可分。


  为做好职工代表提案工作,山钢集团建立了提案征集、预审、立案、落实、评估、反馈的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对于每一项提案,不论大小,不论提案者岗位身份,提案工作委员会都要按照工作流程,积极协调,做好监督、反馈,确保每件提案“有呼必有应”“能办立即办”,对因形势变化或政策调整不具备办理条件的,提案工作委员会及时向职工代表作出解释,争取获得理解。


  “没想到集团这么快就出台了相关文件,对落实职工带薪休假作出规定。”山钢集团审计部职工王晓鸣提出《关于尽快落实总部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提案后,集团人力资源部迅速予以落实,他感叹道:“太迅速了!”


  截至目前,山钢集团一届一次职代会征集到的116条提案和60条代表团意见已全部按照工作流程实现管理闭环,其中90%的提案和意见已落实或正在推进。“落实好职工代表提案,加强了民主管理,推动了企业改革发展。”山钢集团工会主席卢彤书表示。


拟稿人:管理员   核稿人:管理员   来源:​全国总工会